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02130304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学分:1.5
课程分类:选修
开课学期:秋
开课单位: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
适用专业:生物
所需先修课: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
课程负责人:李连芳
二、课程内容简介
植物生态生理学属于实验生态学范畴,是植物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的交叉学科。为本科高年级选修课程。目前该学科的发展十分迅速,不仅与植物生理学发生交叉,而且与植物分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化学等相互融合,甚至与现代新兴学科如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学等也具有联系。该课程将有利于学生在“植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学习基础上,将众多植物分支学科进一步交叉,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该课程基于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对该学科有一定认识;领会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及热点;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包括植物的环境、光因子的生理生态、碳的利用和干物质的生产、氮的利用和循环、矿质元素的利用和循环、水分生理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逆境生态等方面内容。
三、各部分教学纲要
1、课堂讲授部分教学内容要点、基本要求及学时数等。
第一章 植物的环境
[主要内容] 光、温、水等生态因子
[教学要求] 掌握重要的生态因子,了解植物的主要环境。
[教学重点] 生态因子的特性
[教学难点] 生态因子作用规律
[授课时间]1学时
第二章 光因子的生理生态
[主要内容] 光的性质;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生态适应;光能利用
[教学要求] 掌握光因子的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 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教学难点] 作用机制
[授课时间]4学时
第三章 碳的利用和干物质的生产
[主要内容] 碳代谢;不同生活型对光合产物的利用;植物群落的碳收支
[教学要求] 掌握碳循环的基本规律。
[教学重点] 碳循环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碳收支
[授课时间]4学时
第四章 矿质元素的利用和循环
[主要内容] N、P、K等矿质元素的循环;植物对Ca的适应;植物群落的矿质循环
[教学要求] 掌握矿质元素循环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 植物群落的矿质循环
[教学难点] 植物群落的矿质循环
[授课时间]4学时
第五章 水分生理生态
[主要内容] 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植物对水分的适应
[教学要求] 掌握水份的生态生理作用。
[教学重点] 水份的生态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 作用机制
[授课时间]4学时
第六章 环境对植物的影响
[主要内容] 个体发育与环境关系;植物生活史的类型;物候;植被与环境
[教学要求] 掌握不同环境下植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 不同环境下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授课时间]3学时
第七章 逆境生态
[主要内容] 胁迫因子;胁迫生理;植物适应
[教学要求] 掌握一般胁迫下植物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胁迫生理与植物适应
[教学难点] 胁迫下植物的变化规律
[授课时间]4学时
成绩评价系统:期末考试成绩占40%;课堂讨论与演讲占40%;平时成绩20% (包括出勤等形式)
四、使用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植物生理生态学,翟志席等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Essentials of Ecology,Townsend, Colin R., Harper, John L., Begon, Michael., Publisher: Blackwell science Published,2000
基础生态学,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执笔人:李连芳
审定人:邵小明
2011年 03 月 20 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