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学中心
未登录
植物系列课程团队
动物系列课程团队
微生物系列课程团队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团队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运用系列课程团队
精品课程
课程内容
实验室安全防护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号:02130515
课程总学时:8学时
课程学分:0.5
课程分类:选修(全校选修,生院进入实验室之前必修)
开课学期:春秋两个学期
开课单位:生物学院
适用专业:植物、动物、微生物、化学等专业
所需先修课:无
课程负责人:张晓燕
 
二、 课程内容简介
在网络和基因时代,随着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实验室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或用到危险试剂和生物病原体等。很多国家都把实验安全教育作为必修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实验室安全防护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若进一步泄露到周围环境中,危害将十分严重。作为即将进入实验室和已在实验室的同学们,人身安全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可以加强同学们对实验室安全防护的意识,和提高他们安全实验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鉴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采用网络教学的形式,将课程内容上传到校园的教学平台,这对于选课的学生还是正在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是非常实用的。
实验室安全防护是科研顺利进行与实验室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本课程主要包括绪论、实验室安全准则、化学安全、生物安全,及器材的安全使用等五个部分。本课程参考国际最新版本的参考书,并从网络上搜取大量广泛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在内容上力求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在介绍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安全防护的意识。
 
三、各部分教学纲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实验室火灾事故
第二节 实验室仪器事故
第三节 实验室化学试剂事故
[主要内容]:主要结合回顾以往的惨痛的实验事故案例,阐述提高实验室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防护的重要作用。了解本课程的研究范畴、内容及其在实验室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实验室安全防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授课时数]:1学时
 
第二章 实验室安全准则
第一节 国家不同级别实验的相应安全准则
第二节 大学实验室的安全准则
[主要内容]:主要结合目前的科学实验水平和研究发展的需要,制定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准则。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外实验室的安全准则,掌握实验室安全防护的基本准则。
[教学重点]:明确实验室安全准则。
[教学难点]:牢记实验室安全准则。
[授课时数]:1学时
 
第三章 实验室化学安全
第一节 化学试剂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
第三节 化学试剂的净化处理
[主要内容]:汇编了实验所涉及危险试剂的化学性质、安全使用以及净化处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用危险化学试剂的一般性质,正确使用120种危险试剂,熟练进行有毒试剂的净化处理和安全使用。
[教学重点]:牢记试剂的性质和用法。
[教学难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授课时数]:2学时
 
第四章 实验室生物安全
第一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度分级
第二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第三节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标准、病原体(细菌病原体、真菌病原体、寄生虫、病毒等)及生物安全程度分级以及生物安全防护与应急措施等。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1-2级的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安全设备以及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了解3-4级的生物安全水平的操作、安全设备以及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
[教学重点]: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
[教学难点]:生物防护与应急措施。
[授课时数]:2学时
 
第五章 器材的安全使用
第一节 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程序
第二节 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包括仪器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规范。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仪器。
[教学难点]:仪器操作注意事项。
[授课时数]:2学时
 
成绩评价系统
平时成绩20% (包括出勤;小测验和作业等多种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  分子生物学实验参考手册,简.罗斯凯姆斯等主编,赵宗江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
[2]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马文丽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第一版。
 
执笔人:张晓燕
审定人:刘国琴
 
 2011年 2月 20日制定
© 2009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学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