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花卉采后生理学
课程编号:02130055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学分:1.5
课程分类:选修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开课单位:生物学院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所需先修课:无
课程负责人:韦三立
二、课程内容简介
花卉采后生理学是植物生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花卉产品的采后生理特性、贮藏保鲜方法。此门课程包括总论、各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花卉产品的衰老机理,花卉产品的贮藏保鲜。
在总论中,主要介绍花卉的衰老机理、细胞膜相变、自由基代谢等内容。在各论中,主要介绍插条、切花、球根等花卉产品的采前栽培、收获适期、采后管理等内容。
三、教学纲要
绪论
[教学要求]:掌握花卉采后生理的发展历史、应用现况、今后前景。
[授课时数]:1学时。
第一章 花卉产品的组成
[教学要求]:掌握花卉产品的细胞、组织、器官的构成,以及花卉产品的分类。
[授课时数]:2学时。
第二章 花卉产品的采后衰老
[教学要求]:掌握植物器官衰老的基本理论;生物膜、能量代谢、自由基与花卉产品采收的关系。
[授课时数]:3学时。
第三章 花卉产品的采后变化
[教学要求]:掌握采后花卉产品的核酸、蛋白质、多胺等组分的化学变化;花卉产品的水分代谢、呼吸代谢、休眠过程等生理变化。
[授课时数]:3学时。
第四章 花卉产品的采后处理
[教学要求]:掌握采后花卉产品的田间热去除、预冷处理;花卉产品的等级设立花卉产品的常用保鲜药剂;花卉产品的主要贮藏方式。
[授课时数]:3学时。
第五章 插条的贮藏保鲜
[教学要求]:掌握八仙花、变叶木、玻璃翠、彩叶草、大花犀角、倒挂金钟、吊金钱等花卉插条的采后特点、贮藏保鲜技术。
[授课时数]:3学时。
第六章 球根的贮藏保鲜
[教学要求]:掌握大花萱草、德国鸢尾、丁香水仙、风信子、荷花、荷兰鸢尾、红花睡莲等花卉球根的采后特点、贮藏保鲜技术。
[授课时数]:3学时。
第七章 种子的贮藏保鲜
[教学要求]:掌握矮牵牛、百日草、半支莲、滨菊、翠雀、风船葛、凤尾鸡冠、福来玉等花卉种子的采后特点、贮藏保鲜技术。
[授课时数]:3学时。
第八章 切花的贮藏保鲜
[教学要求]:掌握百日草、翠菊、大丽花、非洲菊、鹤望兰、蝴蝶兰、花毛茛、火鹤芋等切花产品的采后特点、贮藏保鲜技术。
[授课时数]:3学时。
成绩评价系统:平时成绩20% ;期末成绩80%。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所用教材:花卉贮藏保鲜,韦三立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主要参考书: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花卉产品采收保鲜,韦三立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韦三立编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执笔人:韦三立
审定人:韦三立
2011年2月1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