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基本情况(中英文对照)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海滨生物学野外实习
课程英文名称: Biological Field Practice in Seashore
课程总学时:64
课程学分:2
开课学期:夏学期
开课单位:生物学院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命科学试验班
所需先修课: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
课程负责人:王宝青
二、课程内容简介
海滨生物学野外实习是继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程完成之后开设的一门野外实践课程。该课程以海滨生物为学习和研究对象,开展物种识别、海滨生物标本采集、制作、海滨野外工作常用仪器和器具的使用方法等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开展物种与环境关系以及相关专题研究,使学生对海滨生物野外工作的方法、对海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结合参观养殖场、现代化农业设施等,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专题设计、试验、数据处理、写作、答辩等方面使学生接触开展研究的过程,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纲要
第一部分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主要内容]:1. 实习的分组:由各班根据情况组合,每班3组,每组8-10人,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人,各组设立2个小组,小组长由组长和副组长兼任。
2. 实习用具的准备:由实验员准备野外基本仪器设备;各组可以根据专题论文需要提出相应的仪器设备,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给予准备。
3.实习专题资料查询:各小组通过出版物和网络了解实习环境,再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开展实习专题的讨论,提出1-2个相应的、适合于实习操作的科学问题,并在实习前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查询,设计相应的专题研究方案。
4. 动员大会:由实习小组组织,全体实习教师和实习学生参加。邀请院领导作动员报告,并由实习指导教师介绍实习情况和注意事项。
5. 实习专题论文指导报告:由指定指导教师讲授。
[教学要求]:了解分组的意义,知晓遵守纪律和实习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准备野外实习仪器和器具、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论文撰写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实习安全
[教学难点]:论文写作
[授课天数]:1天
第二部分 实习讲座
[主要内容]:1.实习基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介绍
2.潮汐的原理
3.海滨动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4.海洋藻类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5.海滨动植物的研究方法
6.专家讲座
[教学要求]:了解实习基地环境及海洋特性;掌握海滨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学习海滨生物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海滨生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教学难点]:海滨生物的研究方法
[授课天数]:1天
第三部分 实践过程
[主要内容]:
(1)海滨动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
岩岸、泥沙岸、海河交界等地采集生物标本,拍摄相关照片,制作标本。
(2)生物与环境关系调查(1天)
岩岸、泥沙岸、海河交界等地生物分布特征,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小专题研究(1.5天)
各组专题研究的设计、审核;专题数据的采集、分析。按科学论文格式撰写专题小论文。
(4)参观当地养殖场(0.5天)
[教学要求]:掌握海滨动植物标本采集与制作方法,了解海滨生物特征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海滨实习专题研究。
[教学重点]:标本采集与制作,专题研究
[教学难点]:专题研究
[授课天数]:4天
考核方式:实习纪律、态度和表现30%,考试(口试或者笔试)30%,小专题40%。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生物多样性调查与实习》,庄树宏、张敏编著,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下
《孢子植物实验及实习》,周云龙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修订版
《植物物生物学野外实习手册》,实习指导小组编写
《烟台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手册》,姜在阶、刘凌云编著
执笔人:王宝青
审定人:邵小明
2011年03月20日